旺報【記者許昌平╱台北報導】
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(WTO)即將在7月滿15年,「微信朋友圈」流傳「WTO對中國的15年保護期即將結束」,引來大陸經濟將城門洞開,遭遇巨大挑戰的傳聞,不過,熟悉WTO學者專家指出,大陸早在2010年就履行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調降義務,涉及15年期限的降稅產品,少之又少,倒是視大陸為「非市場經濟地位」歧視條款,隨著大陸入世後15年終止,對大陸產業有正面的影響。
最近在微信、微博流傳著2015年7月保護期即將到期,中國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,也就是國門必須打開,全世界的商品將在撤除關稅保護後,全面進入中國大陸,並以很低廉的價格上市,直接會進入到老百姓的家庭,對中國所有的行業,都會是一個很大的衝擊!
簽FTA 開放幅度更大
但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研究員顏慧欣指出,所謂的WTO保護期,正確的看法應該是所謂的「降關稅調整期」,到今年7月必須要執行完畢,其實很多貨品的關稅,大陸早已經逐年下降,並不會產生太大衝擊,事實上,大陸和韓國所簽的FTA,及和美國正在洽談的雙邊教學英語投資協定談判,所開放的幅度,都遠較WTO所承諾的為大。
央視網也發布文章指出,大陸加入WTO後,並不存在一個籠統適用所有義務承諾的過渡期時點。實際情況是依據各行業、各商品或服務部門在談判後確定的具體承諾來安排,比如在開放外貿經營權方面,外貿經營權由「審批制」過全民英檢2014考試日期報名渡到「登記制」的期限是入世後3年。
進口汽旅遊英文書車零關稅 誤傳
還有「朋友圈」盛傳「2015年保護期後中國進口汽車將實施零關稅」的說法,也非事實。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》第152號減讓表,汽機車入世後5年內完成關稅由28%降至25%的降稅承諾,另車身、底盤等汽車零部件的進口稅率也在5年內由13.8%~16%降至10%,大陸已在2006年7月1日履行完該降稅承諾。
其它像藥品、酒類和化學品有1年的過渡期;金融業的過渡期為5年,2006年12月11日必須全面對外開放。依據大陸入世議定書承諾,僅極少數商品,如草莓等享有2010年的10年降稅的寬限期。
如果說真的有一個「15年保護期」的概念,那就是歐美視大陸為歧視「非市場經濟地位」條款,有望在入世15年終止,並在2015年底自動成為「市場經濟國家」。果如此,國外就不得以「替代國進口價格」來進行大陸企業涉反傾銷、反補貼指控,對大陸企業目前動輒遭到高額反傾銷、反補貼懲罰關稅,其實是有正面的效應。
6D4A3FFCDA120607